第五百六十五章张璁
“开始吧。”嘉靖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所有人。
发现大殿之上,除却站在前面的几个大学士之外,其他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张张案几摆满了大殿。无数人都等着嘉靖说话。
嘉靖话音刚落,立即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正是黄锦,黄锦将圣旨缓缓的拉开,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到了殿试,其实只是走一个过场,确定一下天子门生的地位。不会再考四书五经,要皇帝出题。
所以嘉靖出的题目是很广而言之的求直言极谏。就是你看看如今大明皇朝,有什么地方不对,有什么地方不好,都说出来,给皇帝听听。
不过题目宽泛,但是想写好可是不容易。
如果,你写的太轻描淡写的了,达不到直言极谏的地步,那么自然给不了高分。如果你写的太深了,揭了龙鳞,那下场如何,谁也说不准了。
所以要恰到好处,掌握火候。
但是凡是说要掌握火候的地方,往往是不好掌握的地方。
所有的考生的都陷入苦思冥想之中,想怎么给皇帝一个好印象,又显得自己所写的非常有力度。
嘉靖也不想在龙椅上坐着,他缓缓的走在考生中间,看着铺在案几的宣纸上面,写着些什么?
嘉靖决定在这些人之中挑选自己的班底,他自然要好好的注意了。
此刻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身破旧的不知道浆洗过多少次的布衣,隐隐约约的透出一些光来。
他此刻也在苦思冥想之中。
他就是张璁。
今天张璁已经四十七岁了。
少年举人从二十四岁开始,连续七次上京赶考,七次落地。一次次上京赶考,将张家的家财几乎消耗殆尽了。
这一科张璁终于中了。此刻他在大殿之上,心中的喜悦也缓缓的沉静下来,他知道此刻他少不了,有一个进士的名分。
但是进士就是张璁想要的。
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在大明人来看活不了几年了。越是如此,他心中想要建功立业之心,丝毫不少,反而更加旺盛。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进士。
还有一副登天之梯。
他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看着嘉靖的背影,轻轻一咬牙,随即脸色恢复了平静无波的神情。轻轻的将墨磨开,用毛笔沾了沾。开始下笔。
嘉靖转了一圈再次来到了张璁身边,看到张璁所写的文字,身子一顿,看了好一阵子,才缓缓的离开。
嘉靖作为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关注。很快,杨廷和缓缓的走过来,不徐不疾的来到张璁身边扫了一眼。
这一眼让杨廷和的瞳孔一缩,冷冷的哼了一声,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璁虽然在认真的写文章,但是并不是他对身边的事情一无所知。张璁神色不动,似乎并不知道刚刚杨廷和杨首辅因为他的文章而动怒了。
殿试并不算慢,下午时分所有人的卷子都送了上来。诸位大学士将这数百张卷子,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二甲第一名为传胪,为赐进士出身,而三甲,也是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而皇帝权力,就是从前十名之中,挑选出前三名来。
嘉靖看过这前十名的卷子,并没有张璁的卷子,心中暗暗有些不满。说道:“这十张卷子,看上去都不错,但是今日是朕第一次选出天子门生,还请诸位再列出十分卷子,视为补遗。”
在座都是聪明人。不聪明的人根本到不来了这个位置上。
嘉靖在张璁身边待了那么久。几乎是赤裸裸的暗示“朕看好此人,您们要给朕面子。”
所以嘉靖哪里是要什么补遗啊,他分明是在暗示将张璁的卷子给呈上来。
“是。”几个大学士答应下来之后,并肩离开了嘉靖的寝宫。
“杨大人,是不是将张璁的卷子给陛下送过去啊?”蒋冕说道。
杨廷和沉吟一会儿,说道:“不必了,如此小人,不可举之高位。”
张璁的文章上写的是什么,早就知道了。
乍一看,张璁所写的文章不涉及任何弊政,就说了一番继统与继嗣之间的差异,文中很多地方意犹未尽。
在杨廷和看来,已经非常非常明显了。
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写这些是假,而是向嘉靖献媚,表示卖身投靠。其焦点就在朝中议论纷纷的大礼仪之争。
其实现在大礼仪之争,是行文之中用的,因为此刻嘉靖所掀起的风浪不大。
为什么,因为嘉靖不敢轻举妄动,正德的下场吓到了他。所以,嘉靖不能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是不愿意与杨廷和等人有太强烈的冲突的。
只不过是给杨廷和提了提。
嘉靖想追封自己父亲兴献王为帝。但是被杨廷和否定,杨廷和等人希望嘉靖继统弘治皇帝,称弘治皇帝为皇考。
也就说嘉靖是过继给弘治才有皇位,他从此不能称自己父亲为父王,必须称皇叔。
但是嘉靖不答应,他觉得他是以兄终弟及得到的皇位,怎么能是过继啊?
不过现在礼仪之争的冲突,还是杨廷和与嘉靖私下的冲突,虽然传的沸沸扬扬的,但是朝中却没有详细谈过。
张璁的文章,根本就是一种投机。所以杨廷和看不过张璁,觉得张璁根本就是一个政治投机客。
杨廷和在内阁之中,一言九鼎。他说的事情,就没有更改的可能。
不过一会功夫,又选出十封试卷,呈了上来。嘉靖略略一翻,发现还是没有张璁。
嘉靖还是有一分沉不住气,眼睛死死的看着杨廷和,片刻之后,他觉得不对,顺手在这二十分卷子之中选出三张卷子,分别圈上状元,榜眼,探花。
算是完成了任务。
不过,嘉靖心中对杨廷和的厌恶更加深了,他意思道:“不除去杨廷和,他这个皇位根本坐不稳。”
所以,杨廷和对张璁的渴望更加强烈。他需要党羽,在文官之中的党羽。而张璁是第一个投靠他的,嘉靖觉得他必须有所表示。
杨廷和虽然没有看见嘉靖的目光,但是他能感受的嘉靖的情绪变化。他心中也是暗暗苦笑,只是他知道。有些事情他是无法退步的。
弘治皇帝是典型的文人皇帝,对文武百官,特别是文官特别的好,而在弘治年间入朝的臣子,现在正是当打之年,杨廷和身边的这些人都是。
在古代人看来,绝嗣是最可怕的惩罚,这些都不想让弘治皇帝绝嗣。所以有了这提议。当然了历史上也有先例可循。
当然了政治事件的背后的原因,往往不是那么单纯的。
杨廷和将否定正德所选的继承人,将嘉靖推上皇位。他用来团结文官的口号,就是弘治皇帝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雍王登基。
高举,弘治皇帝的牌位压制正德。
所以杨廷和一定要维护弘治皇帝的身后名,想办法为弘治皇帝继嗣,就是弘治皇帝必须做的事情了。
不过,事情进一步发酵,已经成为了君臣之间交力的要点了。
对权力的占有欲是与生俱来的,正德在朝的时候,不大管前朝的事情,反正正德只关心军队,想要打仗。
行政上大部分权力都在内阁。时间一长,这种临时过渡过来的权力,内阁已经不想还回去了。
嘉靖在第一件事情上有自己明显的主张。就算不算身后立场对错,单单将手伸进去杨廷和集团把持权力之中。就本能引起下面人的抵抗。而杨廷和又不得不支撑,就变成了现在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