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ttks > 历史穿越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五百七十三章 书院规划

第五百七十三章 书院规划

    田丰摇了摇头:“的确是人算不如天算!”
    “此事要不要告诉奉孝。”
    “看能不能根据目前的情况,策略上进行一些调整?”
    赵风沉吟了一下:“告诉他也无妨。”
    “而且他也应该知道这些消息!”
    “看看他对于目前的局势,会如何调整策略。”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走后。
    赵风看向王烈和邴原:“彦方兄、根矩兄。”
    “二位学习拼音,也都快一年了。”
    “从这些日子的情况来看。”
    “我觉得二位差不多可以出师了。”
    “正好现在晋阳和元氏的摇篮书院,都在大肆招募学生。”
    “二位也应该参与进来。”
    “过些日子,就各自前去书院教学!”
    王烈行了一揖:“既然赵刺史有此决定。”
    “我二人自然遵从。”
    “不过,我二人,谁留在晋阳的摇篮书院?”
    “谁又前去元氏的摇篮书院?”
    赵风沉吟了一下:“彦方兄虽然身体还算硬朗。”
    “不过年事已高,乃是不争的事实。”
    “车马劳顿这种事,自然应该让更年轻一些,的根矩兄来跑了。”
    说完,赵风看向邴原:“想来根矩兄,也不会有意见吧!”
    邴原行了一揖,笑道:“自然没有意见。”
    “那我就去元氏的摇篮书院,任职假院长了!”
    王烈跟着行了一揖:“多谢赵刺史关心。”
    “那老夫就留在晋阳摇篮书院,任职假院长好了!”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二位都没有意见。”
    “那这段时间,也无需在来议事厅学习了。”
    “二位在自己的住所,准备一下教学的事宜。”
    “最好能做份规划,让我过目一下。”
    王烈和邴原行了一揖:“这是应该的!”
    “我等这就告退。”
    看到赵风点头示意。
    王烈和邴原,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三日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根据各地送来的消息汇总。”
    “我从中判断出,各地战事,应该要告一段落了。”
    赵风诧异道:“元皓兄是如何判断的?”
    田丰笑道:“这几年,除了我们修养了一年以外。”
    “各路诸侯一直在连年征战,根本没有停息过。”
    “根据粮食赋税的情况,我大致推算到。”
    “各路诸侯的余粮,应该消耗的不多了。”
    “如果在这么打下去。”
    “可能无法坚持到秋收,他们内部就要断粮!”
    赵风点了点头:“元皓兄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连打了这么些年的仗,即便他们动用各种手段,粮食也打的差不多了。”
    “看来即便秋收过后,以后也不会出现这种连年征战的情况了。”
    田丰沉吟道:“主公说的虽然有理。”
    “但正是因为各路诸侯,都出现这种缺粮的情况。”
    “所以他们更加渴望扩大地盘,来增加粮食赋税。”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的壮大下去。”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即便郭嘉没有给出更好的策略。”
    “秋收过后,我们也会参与一些局部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地盘。”
    “我们多一郡,袁绍就少一郡,此消彼长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而且打消耗战,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
    赵风好歹修养了一年多。
    粮食库存都有六百余万石。
    足够支撑赵风打两年的拉锯战。
    而袁绍那边,显然没有这么多的余粮来好。
    想到这里,赵风突然问道:“对了。”
    “郭嘉听了目前的局势后,给出了新的策略没?”
    田丰摇了摇头:“没有。”
    “郭嘉当时说,一切照旧。”
    “即便计划有变,也要等到秋收以后!”
    “我觉得郭嘉,可能是一时没有想到新的策略,故而有此一说。”
    “所以我也没怎么在意,自然也没有告知主公。”
    赵风沉吟良久:“会不会是郭嘉已经算到,各路诸侯会因为缺粮,而导致战事放缓?”
    田丰笑道:“郭嘉真要算到了,他当时为什么不说?”
    “他当时要是这么说,我还真得承认,自己不如他。”
    “毕竟他如果半年前就能算到此事,确实要强我太多。”
    赵风也没继续这个话题。
    别一个没弄好,让郭嘉和田丰对立起来,那自己就成傻子了。
    刚想转移话题。
    这时邴原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赵刺史!”
    说完,把手中的竹简,双手呈上:“这是我和彦方兄一起准备的规划。”
    “请赵刺史过目!”
    熊大都不需要赵风示意,就走到邴原的身前,结果了竹简,然后转交给赵风。
    赵风打开竹简,仔细查看了一遍。
    王烈和邴原,对书院的规划,大致是先从年龄入手。
    把男子分为黄口小儿一批,也就是十岁以下的小孩。
    这些小孩,会全面培养。
    也就是说,这是重点培养对象,不单单只教他们读书识字那么简单。
    这是为将来的高级官员,奠定基础。
    等这些小孩毕业后,赵风基本上,就不会缺少任用的官员了。
    不过时间上比较久,需要耗时十年以上。
    从黄口到束发的,分为一批,也就是十岁到十五岁的分为一批。
    这些小孩,会分类去教。
    有天赋的,教完读书识字,继续教其他知识。
    比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
    这些人,将来会成为中层官员。
    时间上还可以接受,只要五到十年,就可以培养出来。
    至于没有读书天赋的,教完读书识字后,就送去训练成新兵。
    这也算是以后一个稳定的兵员招募处。
    从束发到未及冠的,分为一批,也就是十五到十九的分为一批。
    这些人,以简单教识字为主。
    除非特别有天赋的,可以稍微培养一下。
    其余之人,最好都去当新兵训练。
    这样只需要等他们一及冠,在去战场适应一下,立马就会成为精锐。
    至于少女,就简单了。
    只分十岁一下的一批,和十岁到十五岁的一批。
    十岁一下的,按照赵风的新政,会与男童一样培养。
    十岁到十五岁的,除了叫读书识字。
    建议赵风派人去教她们一些女红。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