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ttks > 历史穿越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商议封赏

第六百八十六章 商议封赏

    与此同时。
    长安,未央宫以北,宣室殿中。
    一众官员,听完张常侍,从赵风处回来的,汇报后。
    李傕双手持着笏板,放在肚子处,走到大殿中间,然后持着笏板对刘协行了一揖,以示尊重。
    行完礼后,李傕转身对着一众官员,开口道:“诸位公卿!”
    “对于张常侍所说之事,以为如何?”
    如今朝堂已经被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把持着。
    李傕虽然开口这么去询问。
    但却没有人来主动回答。
    因为这些人,根本不敢擅自回答。
    怕回答的让李傕不满意,可能小命就不保了。
    即便能保住小命,也少不得吃些苦头。
    如今的朝堂,已经没有不怕死的硬骨头了。
    原本不怕死的大臣,被董卓给杀害了一批。
    董卓被王允联合众人杀死后。
    录尚书事王允、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人,又被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给斩首了。
    所以目前的朝堂,是没有不怕死的硬骨头了。
    至少短期之内,是没有了。
    下一批不怕死大臣,还要再等一些时候,才会出现。
    至少也要,等刘协在大一点的时候。
    当然,并不是说,目前的朝堂上,一个不怕死的大臣也没有。
    而是他们在隐忍。
    至于录尚书事的职务,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可以总览朝政!
    看到一众官员,都没有答话。
    李傕看向樊稠:“后将军以为,陛下该如何封赏赵风?”
    樊稠走出队列,并没有走到大殿中央。
    手持笏板对刘协行了一揖,以示尊重。
    然后才开口道:“赵风先利用大营中的粮食为饵,引诱匈奴人攻入进去。”
    “这一战,赵风斩杀、烧死匈奴骑兵,两万三千余骑。”
    “之后,又利用兹氏,一把火烧掉了五、六万匈奴骑兵。”
    “如此巨大的战功,自然应当大大的封赏!”
    “依臣之见,大将军、骠骑将军,都可!”
    樊稠话音一落。
    朝堂上很多官员,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不过发现,李傕在冷眼扫视,大殿上的所有人,这才内心一禀,不敢在点头。
    李傕心里清楚。
    这些人,巴不得让赵风被封为大将军才好。
    因为,赵风如果被封为了大将军。
    赵风必然会领兵前来长安。
    这样一来,有赵风的大军从中周旋,这些大臣们,才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李傕把那些,情不自禁点了点头的大臣们,都记在了心里。
    只待以后他们犯下明显的错误,就可以拿他们开刀了。
    大殿上沉默了一炷香时间。
    李傕才给樊稠使了个眼色。
    樊稠接到李傕使的眼色后,回到了队列。
    这时。
    郭汜走了两步,走出队列,但并没有走到大殿中央。
    然后手持笏板,对刘协行了一揖,以示尊重。
    接着开口道:“臣认为不妥!”
    李傕点了点头:“后将军如何认为不妥?”
    “赵风的功劳,可是由张常侍亲自参与检验的。”
    “如此大功,难道不应该封赏吗?”
    郭汜手持笏板,对刘协行了一揖:“赵风前不久,才被敕封为并州牧、镇北将军、耿乡侯。”
    “这才半个月不到。”
    “如果能敕封赵风为骠骑将军?”
    “就更别说大将军之职了!”
    “要知道,大殿上的诸位将军,哪位不必赵风的功劳大?”
    “怎么也轮,也轮不到赵风!”
    接着话锋一转:“当然,立此大功,朝廷确实应该重重有赏。”
    “臣以为,敕封赵风为征北将军、真定侯,赏金三万、布匹丝绸等一万匹足矣!”
    “否则,如果现在就敕封,赵风为大将军,那以后赵风要是再立大功,朝廷拿什么去赏他?”
    李傕干咳一声,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然后才开口道:“诸位对后将军之言,可有异议?”
    大部分大臣,都闭口不言。
    但还有一部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任命的大臣,纷纷附议,表示同意。
    李傕听后,点了点头,转过身体,手持笏板对刘协行了一揖:“陛下,大臣们都商议出结果了。”
    “不过,臣以为,如今朝廷开支甚大。”
    “各路诸侯,都在各自乱战,每年的赋税,也都没有上缴到朝廷。”
    “所以,赏金三万、布匹丝绸等一万匹,依臣之见,就免了吧。”
    “当然,诏书上,还是要把这些都写上。”
    “只是让传诏之人,去口述朝廷的困难。”
    “如果赵风愿意每年按期上缴赋税,这些赏金、布匹、丝绸等物,一件都不会少他的!”
    李傕说完后,等了一盏茶时间,也没等到刘协开口说话。
    不过大家的耐心,都非常好。
    刘协不开口,就不开口,反正大家耗的起。
    又过了一刻钟。
    刘协可能是困了,脑袋自然而然的往下动了一下。
    李傕看到后,大喜:“陛下准了!”
    “快去拟诏!”
    一众大臣,对李傕等人的做法,十分不齿,但也无可奈何。
    在经历董卓、王允把持朝政后,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加上目前是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共同把持朝政。
    所以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也不愿意做的太过分。
    而如今,因为刘协还小,才十一岁。
    什么事都不懂。
    枯坐在皇位上,很容易犯困。
    而只要一犯困,在犯困的那一瞬间,刘协便会自然而然的,往下动一下脑袋。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则会认为此举,是刘协在点头同意。
    反正不管怎么说,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没有擅自做主,也没有威逼皇帝。
    只是通过这种比较下作的方法,来把持朝政。
    不过对比之前董卓等人的做法。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还是比较温和的。
    毕竟,一没有威逼刘协。
    二没有睡刘协的后宫。
    虽然刘协目前还没有后宫。
    但宫女还是有的。
    李傕说完,便看了刘协旁边的常侍一眼。
    刘协旁边的常侍,立马大声道:“退朝!”
    话音一落,刘协便站起身来,快速离开了大殿。
    大臣们,也纷纷转身退出了大殿。
    李傕、郭汜、樊稠几人,落在最后。
    只听到从李傕口中传出:“真是便宜了赵风。”
    “早知如此,便晚一些时日,在敕封赵风为镇北将军、并州牧了!”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