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ttks > 历史穿越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七百三十九章 转眼半年(九)

第七百三十九章 转眼半年(九)

    赵风其实也是,选择性的跟赵云解释了一下。
    当然,就算不是对赵云。
    赵风对其他人,也会这样说。
    因为赵风不可能,见人就说自己要自立吧。
    有些事,你可以去做,但绝对不能说出来。
    赵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对赵风一拱手:“那就幸苦兄长,继续住在军营了。”
    赵风罢了罢手:“反正都已经习惯了,还谈什么辛不辛苦。”
    接着一挥手:“你回去处理公务吧。”
    “你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也可以去问田丰。”
    赵云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个月。
    在赵风抵达魏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袁绍才跟张杨协商好。
    至于具体的协商内容,外人就不清楚了。
    只知道,在一个月后,袁绍才率领大军,正式进入了河内郡。
    而在袁绍进入河内郡时。
    赵风这边一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毕竟,指不定什么时候,袁绍与张杨,便会一起攻入魏郡。
    紧张了半个月后,赵风这边,才开始慢慢放松警惕。
    因为袁绍和张杨,既然没有第一时间攻入魏郡,那就说明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其他军事行动了。
    就算袁绍和张杨要有所行动,也需要等秋收过后。
    不然的话,赵风只要派小股骑兵,突入河内郡的境内捣乱,说不定河内郡的粮食赋税,会被赵风的小股骑兵,摧毁的七七八八。
    至于把粮食赋税带回魏郡,那就行不通了。
    目前整个大汉,除了公孙瓒,还在青州与张燕交战外。
    其他所有诸侯,都没有了军事行动。
    只是各地在两个月前,就有各路诸侯,在大肆募兵的传言,传到了赵风耳边。
    其中以曹操和刘表,招募的最狠!
    当然,这些传言,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之后就是,全国各地,开始陆续进入了双抢的时节。
    所以在这个时节里,大家没人会主动进攻别人。
    毕竟也担心别人会派小股骑兵,来破坏自己这边的粮食赋税。
    只要损失一个郡的粮食赋税,那都是天大的损失。
    当然,青州那边除外。
    因为公孙瓒,巴不得把青州各郡、国的粮食赋税,都烧掉。
    这样黑山军张燕,也就不攻自败了。
    当然,张燕也清楚的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所以在半个月前,原本处于攻势的黑山军,开始慢慢转变为守势。
    其实赵风最清楚张燕的难处。
    以赵风和田丰的预计。
    明年收割冬麦以前,如果张燕不能拿下整个青州。
    那么张燕就会再次缺粮。
    徐州方面。
    有两条传言,都跟下邳阙宣聚众造反有关。
    一条是,传言是陶谦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杀死了造反的阙宣,收编阙宣的追随者。
    一条是,传言陶谦领兵攻入下邳,围困了阙宣所部,然后把阙宣和其追随者,都收编了。
    对此,赵风也不好判断。
    但赵风更倾向于,第二条。
    因为,当初阙宣刚刚一造反,曹操和袁绍联军,就撤出了徐州。
    赵风和田丰就怀疑,这应该是陶谦故意使出的伎俩。
    要知道,曹操是最不希望,出现明着造反的人。
    而如果曹操与袁绍,继续进攻陶谦。
    那么阙宣就有大量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大军。
    阙宣每多举一天造反的大旗,对大汉的威信,就会多打击一天。
    当然,这也跟曹操后方不稳,粮食供给出现问题有关。
    另外,也跟袁术击败袁遗、周昂,自领扬州牧,兼领徐州伯有关。
    至于传言的真实情况如何,除了陶谦自己,也没谁说的清了。
    这天。
    田丰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征缴的粮食赋税,都已经统计完毕。”
    说完,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自觉的走到田丰身前,结果文书,然后转身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起来。
    常山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五十一万余石,比上一季少了一点。
    太原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六十九万余石,比上一季多了一点。
    上党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七十五万余石,差不多持平。
    中山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二十五万石,比上一季少了一点。
    巨鹿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八十七万余石,因为新增了几万于兴大军的亲属,所以增长显著。
    魏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六十三万余石,同样是增加了于兴大军的亲属,所以增长显著。
    不过魏郡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上限,就跟常山郡、太原郡、上党郡一样。
    所以魏郡的粮食赋税,以后不会出现大幅的增长。
    清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五十三万余石,因为战事结束,减少了损坏良田的情况,赋税有所增加。
    安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五十七万余石,增长情况,跟清河国类似。
    赵国总体粮食赋税为,四十一万余石,比上一季多了一点。
    河间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九十三万余石,增长情况,跟安平国类似。
    共计,九百一十四万石!
    总体赋税,比上一季,多出了五十三万余石。
    当然,主要还是魏郡和巨鹿郡,新增了人口,所以增长比较大。
    另外就是,这半年来,清河国、河间国、安平国,没有发生战事,所以没有额外损坏良田,也略有增长。
    但以后的话,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并州、冀州的粮食赋税,应该就会在九百万石,上下浮动了。
    除非有大量的流民,引入清河国、河间国、安平国,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当然,按照上一季,来扣除各国王爷的食邑,一百一十三万余石后。
    赵风依然还有八百零一万石粮食!
    对于各国王爷的食邑方面,哪怕所在的王国,赋税有所增加,赵风也不会继续给他们增加食邑了。
    而如果某些王国的赋税有所下降,只要幅度不大,赵风依然是按照那个标准去返还。
    当然,如果幅度太大,赵风自然要响应的扣除掉。
    看完手中的文书。
    赵风感慨道:“等各地粮食,上缴完毕后。”
    “大汉朝就,又要兴起战事了!”
    “尤其是我们自己!”
    ps:总算把半年的事情写完了。
    这半年的写法,和之前略有一些差别。
    至于好坏,因为星虎也是新人,所以判断不出。
    诸位读者觉得哪种方式好些?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