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ttks > 历史穿越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北伐幽州(八)

第八百四十六章 北伐幽州(八)

    鲁肃沉吟良久:“对于蝗灾,历来都没什么好办法。”
    “不过,高顺训练的陷阵营,口号是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为了减少陷阵营的伤亡情况,陷阵营的铠甲,防护是最为全面的。”
    “主公可以让陷阵营,去冲击蝗灾比较密集的地方。”
    “如果能把蝗灾冲散,那么组织起来的百姓,或许能在附近捕捉蝗虫。”
    “就让陷阵营,把蝗灾密集之地,当作是敌人,然后去分割蝗灾。”
    “也算是一种练兵吧!”
    赵风听后一愣:“用陷阵营去对付蝗灾?”
    “听起来,貌似可行。”
    “不过,时间上,来的急吗?”
    鲁肃点了点头:“陷阵营已经组建了三个余月。”
    “这些士兵,本就是从各军当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组成。”
    “不怕死是没得说的。”
    “只要装备发放到位,问题应该不大。”
    “说不定,经历过此事,我们的陷阵营,还能比吕布的陷阵营,要更早成军!”
    因为陷阵营都是高顺训练的。
    所以双方都用陷阵营,也没什么问题。
    另外,吕布那边的陷阵营,是高顺训练,但却是别的将领来统领。
    原因自然是因为,高顺是吕布的唯一谋士,吕布自然舍不得高顺去死。
    而赵风这边的陷阵营,情况也差不太多。
    毕竟高顺现在还是吕布的人,赵风自然不会把陷阵营,交给高顺去统领。
    否则高顺要是带着陷阵营,返回吕布身边,那赵风哭都没地方哭。
    不过,鲁肃的这个说法,肯定还有其他的用意。
    毕竟,如果要用大军来冲散蝗灾,也不一定非要陷阵营。
    其他士兵只要防护到位,也是问题不大的。
    毕竟士兵与百姓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赵风估计。
    鲁肃应该是推算到,吕布现在随时会败亡。
    高顺有很大的可能,会携带陷阵营,返回吕布身边去助阵。
    所以要在这个时候,把陷阵营调离开,让陷阵营去执行其他任务。
    要知道,陷阵营现在还没正式成军,也就是说,陷阵营现在还没人来统领。
    高顺作为训练之人,自然是可以安排训练任务的。
    比如,高顺说负重拉练,然后带着陷阵营离去。
    等赵风发现时,高顺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当然,这也只是赵风暗中推测出来的。
    毕竟高顺现在还在帮赵风练兵。
    虽然双方没什么信任度。
    但鲁肃也不能明着破坏仅存的信任度。
    所以这种事,也是不能明说的。
    否则高顺原本还在犹豫的心情,可能就完全不需要犹豫了。
    毕竟当赵风这边,摆明了不信任的时候,高顺留下来,也没意义了。
    何况,这种事,鲁肃如果说出来,就是表示鲁肃对高顺不信任。
    当然,这种不信任,对于高顺来说,也没什么意义。
    而赵风如果按照鲁肃说的去做,就表示赵风也不信任了。
    其他人都可以不信任高顺,唯独赵风不信。
    因为赵风是主帅。
    而要避免这种情况,鲁肃自然就不能明说。
    赵风沉吟了一下:“派快马去询问田丰。”
    “陷阵营的铠甲,准备的如何了。”
    “不管准备了多少,全部发放给陷阵营。”
    “另外,让田丰亲自带领陷阵营,去处理冀州蝗灾之事。”
    “顺便观摩一下陷阵营和普通士兵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之所以派田丰前去,也是想通过此举,间接告诉高顺。
    自己不会轻易收回高顺的兵权。
    毕竟田丰乃是一文士。
    除了负责监督以外,根本不适合带领陷阵营。
    最适合带领陷阵营的,自然是典韦。
    如果让典韦去统领陷阵营,那么以后陷阵营就肯定不会是高顺来统领。
    其结果,跟在吕布那边,没什么区别。
    那么高顺又为什么,要留在赵风这边?
    所以赵风要留下高顺,就只能从兵权入手。
    毕竟自己亲自训练的军队,肯定是有感情的。
    等吕布败给曹操后,赵风在把田丰给调回。
    那时,高顺带领陷阵营去回到吕布身边,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高顺自然也就不会这么去做。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各方局势,都没什么变动。
    陷阵营也赶到了冀州边境。
    虽然有效果,但效果不是很明白。
    而且经过半个月时间,蝗灾也已经开始完全进入冀州了。
    对此,也算是半好半坏。
    好的方面,自然是蝗灾没那么密集,百姓组织起来,也能捕捉不少蝗虫。
    坏处就是,冀州明年的蝗灾,已经成了定局。
    哪怕今年下一场特别大的大雪,明年蝗虫依然会成灾。
    所以,冀州以后的重心,就是减少成灾以后,给冀州造成的破坏。
    这天。
    鲁肃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刘和派人送来文书一份。”
    说完,便把手中的竹简,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鲁肃的身前,双手接过竹简,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竹简,仔细看了一遍。
    然后把竹简提给熊大:“让子敬过目一遍。”
    熊大结果竹简,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把竹简交给了鲁肃。
    等鲁肃看完。
    赵风直接问道:“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笑道:“根据文献记载。”
    “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在秋收之后,然后南下劫掠。”
    “如今秋收已过,幽州各地的粮食,也要运往蓟县。”
    “从时间上来说,乌桓、鲜卑等族的大军,确实符合出兵的时间。”
    汉人是农耕民族,乌桓、鲜卑,南匈奴,都是游牧民族。
    因为双方了解的还不是很彻底。
    所以汉人的文献资料,也不是特别清楚,这些游牧民族的人,为什么要在秋收以后才会南下劫掠。
    不过根据推测。
    应该跟他们的祭典有关。
    游牧民族,每年正月、五月、九月,都会举行大祭。
    一年的祭祀结束,自然就要开始劫掠别人,以储备粮食来过冬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单方面的猜测。
    想要知道具体情况,就只能文化互通了。
    但显然目前还做不到。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