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ttks >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第428章 心思不同的争斗

第428章 心思不同的争斗

    听到王洽提出了告辞,马懋才也当即表示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和王大人结个伴吧!
    本官手上的事情也忙得差不多了,今天实在是有些累了,有什么事还是明天再说吧!”
    此时的李标和吴宗达也没有再说什么,王洽不愿意说,他们也不能强求,这种事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们也明白已经结束了。
    二人相视一笑,都没有在说什么,仿佛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一般。
    王洽一听马懋才的话,顿时站了起来,脸带微笑的说道:“既然如此,马大人,请吧!”王洽冲马懋才一摆手,然后二人趁着夜色,离开了军机处。
    这时吴宗达见留在这里也没有了什么意义,将目光看向李标。
    “李大人,吴某有事就先走一步了,告辞。李大人也早点回去吧!毕竟今天已经忙了一天了。”说着冲李标拱了拱手。
    李标也当即回应。“吴大人慢走。老夫忙完手里的这些就回去!”
    吴宗达也离开了军机处,此时的王洽和马懋才已经走远,军机处外,吴宗达府内的小厮手提纸灯,看着吴宗达从里面走了出来,当即迎了上去。
    “大人,你忙完了?”
    吴宗达点了点头,走上了一旁的马车,只是刚刚登上,吴宗达便转过头来看向一旁的小厮。
    “张遇知张大人和尹正清尹大人可回府了?”
    “启禀老爷,还没,两位大人说了,今天的事情比较急,一定要见到老爷才行。”
    吴宗达一听,顿时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这两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你没和他们传达我的意思吗?”
    小厮一听吴宗达的问话,慌忙回答道:“小人已将大人的意思告诉了两位大人,可是两位大人说无论如何都要见到你,坚决不肯离开。
    因此小人也就没敢阻拦,将两位大人引到了正厅,让府内的小人正在伺候着。”
    “既然如此,那就赶快点,我这就回府见他们。”
    “是大人”
    “驾...”
    一声驾车的声音在北京城的街道上响起,在黑夜中留下一阵阵马车驰骋的声音。
    车轮声渐渐消失在街头,军机处内,随着吴宗达等三人的离开,此刻就只剩下了李标一人,在灯光下,李标六十多岁的身体,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见屋里面已经只剩下了自己一人,李标这才将手上的奏折放下,整个人看着外面的夜色,沉思了起来。
    回首自己为官的这几十年,李标这才发现自己老了,老的不成样子了,头发和胡子都已经变的花白。
    想起当年自己刚刚高中时候的意气风发,再想想自己中年时期,朝廷内私党横行,党争不断,他虽从不结党,但是也不得不亲眼看着大明不断的日渐堕落。
    直到如今,他爬上了当初人人梦想以及自己最为渴望的位置,才发现自己当年的筹措满志定下来的振兴大明的愿望,自己却是没有能力再去实现了。
    在李标眼里,崇祯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但也是个极其刚愎自负的皇帝,因此在李标眼里算不的圣君,只能算是一般的有为之君。
    因此李标开始将他的毕生所愿放在了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希望能够将朱慈烺培养出一个千古圣君,这样自己也能够名垂青史了,也能够死而无憾了。
    对李标来说,这也算是私心公用,毕竟自古文人,求得不就是那寥寥几页纸上的留名吗?
    本来这一切对于李标来说都是在自己的计划当中,只是崇祯对于钟粹宫的态度,却是让李标不得不变得警惕起来。
    特别是皇四子朱慈炤进钟粹宫进学以及后宫皇上对待其生母田贵妃态度的变化,更是踩到了年老的李标的尾巴,这让李标直接就想到了万历皇帝时期的国本之争。
    这件事也就直接涉及到了李标反对藩王留京的事情,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藩王在各地做下的事情,谁不明白藩王就是大明的顽疾,以往他们不敢说,可现在皇上开口了,为什么他们还是大多对此不发一言?
    有一部分人一开始确实是担心皇上是不是三分热度,毕竟这件事闹起来,到时候皇上一旦放弃,到时候支持这件事的人,将会成为很多人攻击的对象。
    因此,很多人一直是持观望的态度,可是随着皇上下旨抓捕、抄家福王瑞王,以及将郑王、赵王贬到孝陵守灵,这让百官看到了皇上整治藩王的决心。
    因此,很多人在这几天的朝会上,一定会借此对各地的藩王发难,借此机会一举铲除各地的藩王,同时借机讨好皇上,这都是满朝文武最喜欢干的。
    只是对于李标来说,清除藩王是好,可是国本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就是万历皇帝都无法转变储位的变换,崇祯皇帝也很难改变。
    崇祯几天的动作也引起了李标的警惕,今天出现在军机处,就是几人的默契,四人代表的几乎就是满朝文武的态度,因此此时看清楚以后好办事。
    为了防止万分之一的机会,李标也要提前做好机会,再加上当初反对储位之变的大臣,就是借机让福王就藩,才在国本之争中取得了胜利。
    因此,这也是李标和其麾下的支持太子一党的人反对尹正清的藩王计划的原因,李标虽然对此很是犹豫,但是心中的圣人之学以及祖制,让他再次坚定了决心。
    虽然李标知道。这件事一旦到达了一定的节点,他肯定是第一个下位的人,但是这也是他的光荣所在,因此,此时的他毫无畏惧。
    对于李标的这点心思,崇祯不懂、吴宗达也不懂,四位军机大臣中,估计也只有王洽看的明白,因此他才一直冷眼旁观。
    对于崇祯来说,虽然他想更换大明的储位制度,但是这完全就是两件事不沾边。
    至于吴宗达,他非常清楚藩王在大明的祸害,心中也渴望解决藩王的事情,只是思考了良久,藩王毕竟杀不得,他最后还是认为将所有藩王困在京城才是最好的。
    刚开始的打太极,就是因为看不到崇祯的决心,如今崇祯的决心已定,为此不顾牺牲自己的名声。
    吴宗达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才在祭祖大典结束之后,同李标碰了下头,向看看他们几位的意思,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渐渐的,天空开始飘下了小雨,军机处的等熄灭了,北京城内,没有休息的人,也开始进入到了梦境。
    吴宗达回到府的时候,正厅内,礼部郎中尹正清和礼部侍郎张遇知早已等待多时,特别是尹正清,年纪轻轻,不断的在张遇知的面前来回走动。
    张遇知的心情本来就是有些急切,在尹正清的不断走动下,变得更加烦躁了起来,顿时有些忍不住了。
    “正清啊!你能不能停下来?你晃的老夫都要晕了。”
    尹正清一听,顿时停了下来,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张遇知。“张大人,你说吴大人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啊?”
    “老夫也不知道,不过应该快了。
    这件事,能不能够办成,就要看吴大人愿不愿意出手了。
    不过,老夫猜测,事已至此,已经不是吴宗达吴大人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怎么去办?
    毕竟我们可以等,皇上可等不了。”
    ......
    正当二人说话的时候,吴宗达终于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进门,吴宗达便朝二人拱手说道:“让尹大人、张大人久等了,军机处有重要的事情,本官也算是刚刚从军机处处理完事情回来,二位大人勿怪。”、
    正在聊天的二人一听,顿时转过头去,一看是吴宗达回来了,顿时站起身来。
    “见过吴大人”
    “坐,二位不必客气,快请坐。”吴宗达笑着将外套脱了下来,笑着对二人摆手道。
    “谢吴大人”
    三人坐定之后,管家送上了热茶,吴宗达一摆手,顿时屋里的下人全部走了出去,只剩下了三人。
    吴宗达脸色平静的将目光看向二人。“二位大人这么晚了来找本官,不知所为何事?”
    这时
    尹正清早就忍禁不住了,直接站了起来,对二人拱了拱手说道;“吴大人,我等二人来此,是有要事相商。
    就是关于正清所提的藩王留京之策,不知吴大人以为如何?”
    尹正清一上来便直奔主题,这也表现了尹正清的性格,性如烈火,办事不拖沓,这种性格有好有坏,为清流所重,为百官所用。
    就如现在,无论是吴宗达还是张遇知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区区的郎中出来,就是因为他的性格。
    吴宗达对于尹正清的性格很是了解,因此也就没有说什么,而是沉思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满二位大人,尹大人所说的藩王留京之策,本官一直是持赞同的意见。
    只是因为之前的事情繁琐,所以对于此事多有拖沓,直到不管怎么说,皇上交代的事情总算是完成了,下面,本官也绝不辜负各位的重托,努力促进完成此时。
    不过,刚刚我在军机处听到了李标李大人对于此事的态度,恐怕....”说到这里,吴宗达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任二人就是再傻,也知道这不是好消息,不过尹正清还是脸色一变,当即气愤的问道:“李大人难道还是不支持正清的建议吗?
    看看这些藩王的作风,就是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礼法都敢违抗,实在是胆大妄为,这样的人还不整治,那我大明不是又要乱了吗?”
    “咳...”
    “尹大人慎言。”
    张遇知看尹正清如此说话,当即提醒道,尹正清也意识到了自己说的不对,哪怕是李标不在这,也不能如此的口无遮拦,因此不再说话,脸色难看的坐了下来。
    倒是吴宗达仿佛没听到这些话一般,脸上勾起一丝笑容,略微严肃的说道;“是啊!李大人今天又看到了正清的奏折。
    说你的奏折有祖法,看似是强民震国之举,实则是一腔热血罢了,还说什么毕竟这些祖法维护了我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不可轻易变之。”
    说完之后,吴宗达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张遇知和尹正清,此时的他还不能全盘托出,毕竟二人虽然和他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但是毕竟二人身份有限,有些争斗他们是不知道的。
    倒是一直没有开口的张遇知开口了,他将目光转向吴宗达,眼睛不断的在他身上扫。
    “属下想知道吴大人对于此事的是怎么看的?
    藩王留京之策是否能够实施成功?还望吴大人不吝赐教,能够坦诚相待。”
    张遇知这是在挑明意思,直接在问吴宗达,说了这么久,你到底是支持不支持,给个准信。
    吴宗达也明白这点,毕竟是一条船上的,自己都是要给他们当靠山的人,因此他也没准备再退缩。“赐教谈不上,本官一向是支持正清之策的。
    我认为,藩王留京之策就是治乱之策,因此我自会向皇上极力推荐,到时候还请二位大人能够相助。”
    二人一听,本来有些阴沉的脸色,顿时露出了笑容,只要吴宗达明确表示愿意出手就行了,毕竟这才是他们此来的目的。
    二人当即站了起来。
    “吴大人放心,我二人和诸位赞同此策的同僚,一定会尽力促成此策。
    再加上有吴大人的相助,此事成功的时机指日可待。”
    看到二人脸上的笑容,吴宗达都不想打击二人了,毕竟有些事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样才能出现最好的结果。
    吴宗达坐在原地,打了一个哈欠,二人一看,都知道吴大人是累了。
    “既然如此,我等二人就先不叨扰了,吴大人忙了一天了,还请早点歇息吧!
    我等告辞。”
    “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两位大人了,今天忙了一天却是非常累了,多谢两位大人体量。
    两位大人请”
    吴宗达亲自将二人送出了府邸,夜雨朦胧,看着渐渐走远的二人,吴宗达脸上的疲惫一扫而光。
    他心中有些叹息,二人都是能臣,如今却被当成了棋子,不过朝堂上不就是这样吗?谁又不是棋子,打打杀杀从来就不是朝堂的作风,阴谋诡计、权利争斗却又从未停止。
    (未完待续)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